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管理>民主建设

不辱使命,振奋精神,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时间:2011-07-2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健 浏览:
分享到: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三亿体育官网靠谱吗中国有限公司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厚实底蕴的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一代代通州高中人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的时代需求,日益严峻的高考形势,要求我们通州高中人振奋精神,凝神聚力,不辱使命,再创辉煌。今天,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秉承校训,继承传统,激发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健康的学校精神能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先进的精神文化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德厚学”的校训,经历多少代通州高中人的共同努力,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潜在的导向功能,具体包括培养目标的导向功能,行为准则的导向功能,价值取向的导向功能。今天,在新的挑战新的机遇的背景下,我们强调秉承校训,是因为它是我们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我们通州高中创新突破的前提。我们要真正领悟校训的内涵精髓,充分发挥校训的导向功能,使“正德厚学”的校训真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并成为全体师生的行动指南。

通州高中将“正德厚学”作为校训,其内涵是使我们自身和受教育者品德端正,使我们自身和受教育者学养深厚;这从道德修养和学识素养两个方面对学校师生提出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标、要求和准则。通州高中长期的价值取向,通州高中人长期的积极的工作态度,通州高中长期的良好发展,就是因为传统的积极影响,价值观念正确的引领。

然而,今天的社会,似乎有些浮躁,似乎充满了物欲,有悖时代主流思想精神,这对我们的校园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影响了我们的价值取向,影响了我们的学校精神,影响了我们的事业发展。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办学成果的通州高中,如何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通州高中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秉承校训,继承传统,怎样去打造学校文化,激发学校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我们以为,以“正德厚学”为核心的学校精神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乐于奉献的精神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一道德形象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形象。奉献是教师职业使命感的基础体现,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今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强调“奉献”似乎已经过时了,“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是对崇高精神境界的一种奢望,但是,不管你愿意与否,“奉献”是教师这个职业所决定的。我们所做的工作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存、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教师传承的是人类的精神,肩负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要真正意义上明确教师的职责,明确教师的使命。

要不辱使命,就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应该说,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教师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政府对我们通州高中的关注和投入还是相对到位的。尽管与有些行业比,我们的待遇可能不如他们;尽管与有些职业比,我们的付出确实多于他们,但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行业,就要无愧于现在的这份待遇,就要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我们要用坦然的心理面对生活,以豁达的思想憧憬未来,发扬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了这样的精神追求,我们才会爱岗敬业,才会满腔热情地工作,才会修炼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2.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育是辛苦的,尤其是在我们通州高中,与其他学校相比,我们面对的压力更大,承受的任务更重。正是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学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还是需要有这种精神,我们才可能铸就新的辉煌。

我们一线的教师按常规要求做到“六认真”、“四精四必”,很辛苦;在这基础上,深入研究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探究新路径,更辛苦。我们管理人员按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及后勤服务要求,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并切实地付诸实施,很辛苦;在此基础上,深度研究各方面的工作,提高效能,更辛苦。我们的教辅人员和服务人员为教育教学正常运转和师生生活的妥善安排,很辛苦;在此基础上,做好高效率的两个保障,更辛苦。为了学校的维持和发展,我们很辛苦;为了打开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实现质量的新突破,我们更辛苦。然而,没有这样辛苦的付出,就没有丰实的回报。一个社会要有这样的精神,一所学校更需要这样的精神。

3.开拓创新的精神

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诠释着一个学校健康的精神风貌,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提高业务水平最实际的需要。思想观念落后僵化,决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教育理念,我们必须顺应这一发展态势。要想成为师生拥戴的管理人员,要想成为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师德素养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面对新的高考形势,各个职能部门的领导要拓宽思路,打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管理,提升自身在新背景新要求下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积极有效地探索新的高考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切实地由浅层管理转变为深层管理,科学有序地引领学校健康向上地发展。一线教师则应该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系统地研究高考的体系和走向,探索出更多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措施,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办好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继续创造我们通州高中的辉煌。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必定是一个能长期做到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人,他必定能把本职工作与教育事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必定能为学校的发展倾注自己最大的热情、智慧和力量。教育工作者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正反映出我校“正德厚学”校训的精神实质。

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提升教育质量

回顾和审视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校虽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是,离高水平学校的要求尚有距离,离通州人民的期盼还有距离。社会对教育充满期待,我们每一个人要真正牢固确立和贯穿学校“胸中装着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牢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这八个字。我们强调秉承校训传统,激发学校精神,强调校风中的“求真”,是要解决一个内聚力的问题;而开拓进取,强调校风中的“求实、求新”,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我们更要解决一个执行力的问题。这里,我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1.优化共生环境

营造同构共生、互相滋长、互动发展的校园生态环境,在共生文化建设中使师生互相影响、共同发展,教育者的引领作用更为关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育者在课程文化引领的同时,更要注重行为文化的引领。“润物无声”,教育者的言行举止构成的行为文化,不仅影响自身的形象,影响学校的形象,更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精神品质。强调激发学校精神,构建共生文化,更要强调优化师表形象,优化同构共生的校园环境。

但是,在学校事业的发展中,在共生文化的建设中,却总是有这样或那样不太注意师表形象的情形。学校规定了教职员工上下班的沿河线路,但我们总能在教学区看到在步行的学生中穿行的车影;升旗仪式上,我们教职员工的方阵中总会有或大或小的说笑声音;我们极个别的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诸如教师待遇的话题;我们极个别的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一些有损于学校形象的话语;违规家教也曾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和伤痛……

这些,虽然是极其个别的现象,但是,个别人的形象却影响了整个学校的形象,影响了整个教育的环境;而对个体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对群体未来素质的影响更是难以量化。学校的教职员工都是教育者,我们应该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言行到举止,从外表到心灵,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做学生的表率,以优秀的师表形象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优良的共生环境影响学生的求知与发展。

2.深化教学研究

在“五严”规定的背景下,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交人民满意的高考答卷,我们更要强调深化教学研究,科学地引领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关键。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课堂教学中低效的成分,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多余课业负担,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额外作业时间,却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能,我们就锻造出了高效课堂。

为此,我校进一步打磨“同构共生研究”的课堂实践模式“预学—探究—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平时的常态课上,我们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强烈愿望;通过精心设计的过程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知识,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究拓展,提升知识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将课堂变为质疑、交流、研讨、探究的最佳场所。再者,怎样着眼于高考实际,准确把握高考方向,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复习策略,形成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校本高考复习资料,我们的学科组、备课组,我们每一位教学一线的老师都要认真思考,潜心研究。

一个对教学充满热情、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并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好教师;深化教学研究,我们的教学才可能低负担而高质量,低耗时而高效率;我们的老师才可能由辛苦型转为科研型老师,由经验型转为创造型老师,从而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我们强调乐于奉献、吃苦耐劳,我们更强调深化研究、开拓创新,因为,前者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而后者则是科学高效的智慧引领。

3.强化科学管理

这一点主要是对我们的管理层提出的。惟公、惟廉、惟诚是我们学校的领导作风。校长室、党委会和各职能部门每一位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始终是处于广大教职员工的视域之中的。

这里我强调三点。一是管理理念的提升。我们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规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发展,着眼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管理作风的转变。我们要切实地转变作风,不要以为自己就一定高过普通的教职员工,不要总是站在高处,不要只是居高临下;管理是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管理者要真正潜下心来,沉下身去,到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倾听一线老师对教育教学管理意见和建议;真正地走进教师,融入群体,和老师们一起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一起研究高考的方向和迎考的最佳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自己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获得指挥权和管理权,获取公信力和支持率。

三是管理方法的改进。常规管理是基础,我们更要多构想新的方法,制定新的措施,提升管理的艺术;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管理机制。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一个岗位就要履行一份职责。校长室、党委会和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改进考评措施,完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有凝聚力,才有活力,才能上下一致,才能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作为一所地方名校,我们有一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特殊责任与使命。振奋精神,不辱使命,推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应当成为我们通州高中人的自觉追求。通州的领导和百姓常常称通州高中是通州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是一份赞誉,更是一种期盼。让我们努力为这面旗帜增光添彩!

 

扫一扫关注
通州高级中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