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绿洲>教学资源

优秀校友学习经验交流

时间:2012-10-26 作者:校友 浏览:
分享到:

施瑀旸:

各位学弟学妹,你们好!我叫施瑀旸,是09级学生,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和大家交流一些学习的经验。下面我从个人的角度与大家一起分享三点学习心得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高考复习中最大的问题不是你不知道怎么做,而是你知道怎么做却没有做。这是因为在高三紧张的复习轮迴中,人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我希望大家怀着热爱的心情来看待现有的课程。学的时候一定全神贯注,玩的时候便能酣畅淋漓。高三的考试多得如吃饭一样平常,在这么多的考试中,难免会有考得好与不好的时候。考得好时更多多给自己一些鼓励,考得不好的时候建议大家听听歌,看看电影。如果还是无法排解的话,就找同学,甚至和老师家长聊聊天,很多事情憋在心里会成为负担。不要担心老师或家长会责怪你,所有人都是为你好,都想帮助你进步。只要自己能够敞开心扉,把烦恼都说出来,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另外。切忌攀比。走过高三,人才清醒过来,发现高三一年的实质是自己要尽力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有一个飞跃,不断超越上一秒钟是自己在高三时的信念,而不是盲目的要去超过别人。知道自己在不断进步就足够了,也不会有遗憾。

 第二、给自己定下一些目标。制定的目标最好是有近期有长期的,通过不断努力,当目标达到的时候,才能感到喜悦,之后目标可以再高一些。要比如说现在,就可以为自己期中的成绩制定一些目标。按照目标制定计划,适合自己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不要随大流,要明确自己到底要什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上课认真听讲。因为一天的时间主要花在上课上。在这短暂的45分钟中,老师会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传授给大家,面对这么一块丰厚的馈赠,我们为什么要回绝呢?大学和中学的课堂有很大的差别。课程进度偏快,课堂内容量大,自学时间增多等等,高中打好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基础,高中和大学才会受益。

我希望大家能够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更好的度过仅剩一年的高中生活,祝大家学习愉快。

 

喻艳琳:

大家好!作为学姐给学弟学妹讲讲大学以及高中的学习已经不是第一回,希望我们是以一种很随和的方式进行交流而不是过多的刻板,学习方法你们已经听了一遍又一遍,相信也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今天我讲的更多的是迎接高考迎接大学的心态。

时隔几个月再次回到这里,不仅仅是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更多的是一种家的温暖,高中不能体会到这一点,但是到了大学之后,你就会为自己的高中感到无比自豪,有那样一种情感,就是今日我们以通高为荣,明日我们为通高荣光的使命感。

我的大学是从3月份开始的,提前进入带给我很多,并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让我体会到大学该怎么过,有句话很对,大学是自己上出来的。大学是民主自由的,责任与使命,学术与生活,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需要我们自己主宰好自己的大学,而不是像高中想象中那么度过,那样荒废。所以,我觉得现在的你们和我当初一样,需要一种精神的信仰。

这种信仰可以说是一种目标,说得现实一些,就是你想上什么大学。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寄托,我越来越发现心理暗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给大家的建议是给自己定一个现实可行的目标,并且是高于现在自己的水平的目标,而且认定这个目标。听过一个学长的事例,他在高三就一直说一句话,“非北大不上”,而他最后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北大,老师问他时他说,如果真的不能去北大,宁愿复读。当然我并不是要大家像那个学长一样绝了自己所有的路,即使没有考到北大去其他大学自己努力依旧有成就,但是我觉得应该像他那样有这样的决心,大学在他心里已经成了一种精神信仰,有了这样一种精神信仰还害怕没有动力吗?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一个稍高的目标,也可以根据以后的发展改自己的目标,但是一旦有了,就向它去努力,在高三,我想着自己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我把百年钟灵毓秀的南大作为自己的信仰,想着漫步在梧桐落叶的小路以及各种丰富的生活,我就会很快乐,摆在面前的没有什么能称得上是辛苦,当所有的压力已经不重要,那还有什么能打败你呢?相信它,你的大学会与你在九月来一次完美邂逅的,对,是你的大学。

下面呢谈谈高三的学习吧,我的高三真正只上了3个月,但是这三个月也是收获颇多,现在该是进入系统复习的时候了,趁着刚开始不是很忙碌的时候我把以前没有整理得很好的笔记都找出来了,抄写的抄写,粘贴的粘贴。现在发现笔记是很好的,至少我进了大学后还带在身边,周末还会翻出来看,高中认真整理的笔记是无价之宝,虽然有些内容大学已经不学,但是知识是想通的。提前进行笔记整理这样你们到了高三过了一半的时候不会觉得焦头烂额,发现自己仿佛有做不完的事,这样的会为你枯燥的高三节省了很多烦心的问题。还有一点我认为要有舍弃主义,这是从班主任那里学来的,我认为很有用,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比如一本数学纠错本,里面是你曾经不会的题目,你可以浏览一遍,把还不会的标上记号,下一次就看做过记号的,会的扔掉,不会的再做一个记号,以此类推,我曾经有一题做过5个记号。这种舍弃主义是很有用的,高三,大家比的是时间,这样的舍弃主义可以为你节约了做重复工作的时间,你可以用时间做其他事情,虽然我觉得犯重复错误很不应该,但是不要觉得不好,不会就应该标注出来,以作警示嘛。学习方法我不多,但是提前整理和舍弃主义绝对是精华。

在高三最后的冲刺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知道那是一段很单调的岁月,但不一定痛苦,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外面的世界是很丰富,而且每天的诱惑很大,但是你要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时间去体验,一段时间做一段时间的事吧,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抓住这一点,你不会觉得很无聊。虽然是有人努力没有别人多就意外得到收获,但是不努力一定不行,在这条道路上没有捷径可寻。我的大学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我在跟他们的交谈中体会到他们高三的艰辛,确实会比我们一部分人辛苦很多,而且到了大学也会有天天去自习室去图书馆的同学,他们不是学霸,而是他们想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我们也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只要一点,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高三,我认为人生同样适用。而且,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奋斗的你,相信我。

经验不多,只是跟大家进行一些心得交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经历,将来回想起来,也是一段财富。

谢谢大家。

                                                                

张宸宸:                               

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与你们谈话,与你们交流。时隔三个多月回到通高,看到一幕幕熟悉的风景,心中漾起别样的体会。那时,我也曾在这里拼搏过,留下微笑,也留下汗水,留下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三年时光。在这样一条从容向前延伸的轨道上,我收获了许多,现在希望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与你们一同分享。

曾经有许多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学习吗?”我总是用另一种方式回答:“这是无论我喜欢不喜欢,都必须要接受,无路可退。不许回头,也不能躲避。”相信很小的时候,同学们都写过这样一篇作文《我的理想》,但是又有谁敢扪心自问,那些熠熠闪光的理想至今实现了多少。现在我们的思想当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是至少我们要清楚,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没有人愿意甘守平庸,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不少人将会对着碌碌无为的人生履历暗自嗟叹,“为什么我如此平庸?”为了将来不留下遗憾,为了有朝一日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我们,必须要努力,无路可退。

高三真的是一段需要付出汗水才能有收获的时光,但是纯粹的重复训练却可能只会增长厌倦心理,事倍功半。这里主要谈两点,第一点,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复习计划,不能完全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或是其他同学走。如果没有针对性,只会在你已经熟练掌握的课程科目上浪费时间。我高中的班主任朱丽强老师总是说,在学习上,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同学们也一定听说过木桶理论和短板效应。最终的决定因素常常就是你最薄弱的部分。切记,取长补短才是硬道理。第二点,要注意及时纠错和整理。我也曾走过弯路,现在给大家讲讲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高三下学期之前,我一直没有整理错题的习惯,当时觉得,只要当时把题目弄懂了,完全没必要再花时间去整理。这完全是基于我对自己记忆力和理解力的盲目相信。直到高三下学期的二模考试。当时数学考的非常不好,其中有题目是老师之前讲过类似或者提到过方法技巧的,由于我之前一直不做错题集,所以看到题目只是有模糊的印象“这题好像见过”,却不知从何下手。二模离高考只有寥寥几个月的时间了,我在这个时候飞速开始补之前的纠错,这种情况就大为改善。而如果再细化一点,把题目按照各个章节进行划分,在各个题目下不光写上正解,还写上错误的原因和今后的注意点,就更有可能使你的学习上一层台阶。这种习惯,也许许多老师经常在耳边念叨,不光是数学,对几乎所有学科都适用。对于大多数并非过目不忘的同学来说,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尝试。

接下来,再说说目标与实践的问题。在大海上航行的水手需要灯塔的指引,你们也需要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目标。而目前的短期目标就是,你要进入一所怎样的大学。大学四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它可以决定你一生的走向。一旦你确定了向往的大学,必然会把这个目标化作内在的驱动力,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向着这个目标迈进。当然,这个目标的制定也要符合实际情况,最好是那种“跳一跳就够得着”也就是经过一番努力使可以达到的那种目标。比如,理科全校排名前50名的同学,就可以考虑南京大学。在这个不断朝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是必然的,无可避免的,如果遭遇一次次才考试失利,也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我的目标在那里,静静的,巍然地,等待着我,去追寻。

还有一些并非决定性但也很有影响的因素。比如,要学会适度放松调节。即使在最紧张的时候,我也会在每周至少抽出半小时的时间阅读报刊书籍,这一方面是我的兴趣爱好,一方面确实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转眼间,我进入大学已经快两个月了。在大学中,告别了高三披星戴月的辛酸,我体验到的是另一种繁忙与充实。这里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异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同学们,一旦从高三幽深漫长的黑暗隧道中走出,破茧成蝶,等待你们的就将是无限精彩的大学生活。

最后,送给你们一句话,那也是我的座右铭——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是的,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即使不能做到完美,但也要尽力实现自己的最好。把这句话深深嵌入脑海,让它时刻激励着你们一路前行。

在此,献上我最诚挚的祝福,祝福你们经过自身的努力,规划好接下来八个月的学习,在明年盛夏,绽放属于自己的,最美的,光华。

谢谢大家!

 

倪逸偲:

我还记得一年前的八月坐在这里听着一一届的学长学姐们介绍着各自的学习经验,那是我从没想到,一年后的自己也有机会以学长的身份坐在这里分享心得,为此,请让我先对培养了我的通州高级中学表示深深的感谢!

现在正是一年一度的竞赛季到了如火如荼的关键性时刻,想必很多同学正在为之癫狂或为之烦恼。也许很多同学已经不管不顾全部投入准备一搏。但是,作为"过来人',我想提醒大家,竞赛只是拓展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锻炼了我们的解题技巧,培养了我们对数理化生计算机基础学科的爱。所以,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竞赛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挖掘有天赋的选手,而不是作为高考的补充手段来为各所高校选拔人才。大部分参加竞赛的同学,不会获得保送资格。

所以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该怎样面对即将来临的最后的竞赛?我的建议是,理性地面对,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去刻意地追求什么,否则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重蹈很多偏科同学的覆辙。

我个人认为,高三上半阶段最值得关注的事莫过于自主招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由于其极大的非常规性,常常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让我们并不能去客观地认识,从而失去了很多机会,从而不能很好地进行相应的复习准备。我认为,作为通高的尖子生们,必须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当今的高校录取制度越来越呈现出高考与自主招生二元化的特点,自主招生有时能给予我们极大的优惠,甚至不亚于保送所带来的。既然自主招生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有效率地去准备呢?首先要挑选适合自己的高校,尽可能使用自荐方式报名参加,合理利用学校派发的名额作为保险储备。复习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自主招生考试虽然题型与考查范围变化较大,但其本质的连贯性仍然可以通过仔细地分析历年考试与高强度的突击训练来体察。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无论竞赛还是自主招生,最重要的莫过于还是高考。关于高考,我想说,这才是高三生活甚至是高中生活的核心。很多人会不满于现今的教育体制,但是不管怎么讲,现行教育体制锻炼出了我们的超强的学习能力,这将是我们终生的财富。至于复习,突击,诸如此类的各种描述,在我看来只是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

祝大家一年后金榜题名!

 

 

扫一扫关注
通州高级中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