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时空>实践体验

以心相伴,为心赋能——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时间:2022-11-23 浏览:
分享到:

在全员育心的工作模式下,专兼职心理成长导师和班级心理委员的队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专兼职心理成长导师提升自我的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心育专业能力和素养,提高我校心育师资队伍的团体凝聚力,帮助班级心理委员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责任意识,明晰本学期的班级心育工作内容。同时,为了全面落实区教体局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近日,我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17日晚,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团体活动室,专兼职心理老师进行了本学期一次全新的体验——心理沙龙活动。活动由专职心理老师蔡志红主持,蔡老师首先分享了沙龙活动的流程和意义,然后围绕“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选择加入心育教师队伍”、“从事心育工作以来一次成功的咨询经验”这三个话题,成员们依次进行了分享,现场氛围温暖而又热烈。大家结合自身真实的经历和感受侃侃而谈,有老师表示加入团队的初心是想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贡献一点力量,她的分享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在氛围融洽的自由讨论环节中,成员们对工作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困惑进行了交流,其他成员针对性地给出了反馈和建议。最后,专职心理老师张琳琳向大家介绍了本学期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工作计划,结合开学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本学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18日中午,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会议,三个年级各班心理委员(男女生各一名)参加了活动。会议第一阶段,专职心理老师张琳琳做了主题为“以心相伴,朋辈护航”的工作培训,张老师从“为什么你会成为心理委员” “成为心理委员你会获得什么” “心理委员的标准”以及“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等四方面,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激发了新老心理委员们的工作热情,强化了责任意识。最后,张老师重点介绍了心理委员工作量化考核机制,鼓励同学们不断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和沟通能力,做好宣传总结、问题反馈、活动开展以及危机干预等工作,争取在学期末的“最美心灵使者”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会议的第二阶段,专职心理老师蔡志红做了主题为“友爱互助,共赴阳光”的主题分享,她向同学们介绍了本学期的心理委员培训计划,鼓励同学们落实细节、深入生活、提供关怀,让身边的同学感受到温暖与爱。

19日上午,学生处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署专题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春明向学生处全体成员传达了区教体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工作会议精神,详细解读了《关于做好新学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重点强调了“525”成长热线接听要求、重点关注学生交接工作、建立重点关爱学生“一生一档”等工作。随后,学生处主任、团委书记金丹丹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就各年级家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部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创新心育工作形式,进一步营造全员育心的氛围,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

培训心得

在本次心理沙龙活动中,每位老师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并分享了加入心理成长导师队伍的心路历程,大家都希望通过参与学生心理指导工作,拉近师生心灵距离。我跟大家分享了在咨询工作中遇到的个案、咨询过程中带给我的温暖瞬间,一年多的兼职心理成长导师工作让我感觉与学生的每一次谈心,其实也是自我疗愈与成长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心理成长导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完善自我的心理健康素养,当好学生的倾听者和引导者。

——兼职心理成长导师 沈小霞

 

作为一名新手心理委员,参加此次心理委员工作会议强化了我的工作积极性。心理委员,是班干部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健康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是同学们遇到困难时的帮助者,生活失意时的倾诉者,成长路上的陪伴者。经过此次培训,相信我能胜任并且主动完成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心理老师说:“心理委员首先自身应该是积极乐观的。”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秉持一颗热爱学习和生活的心,做好自我关怀、关注自我成长,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感染周围的每一位同学。

——高一(6)班 心理委员  高榛

扫一扫关注
通州高级中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