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时空>实践体验

共聚通高襄盛举——访校友清华大学冯叶成先生

时间:2013-10-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学生会记者部 浏览:
分享到:

 

       共聚通高襄盛举——访校友清华大学冯叶成先生

    2013年10月6,我校九十校庆在濛濛细雨中如火如荼地进行。海内外众多校友都回到母校,回忆往昔,共襄盛举。上午8时许,校学生会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校长办公室采访了校友冯叶成先生。(以下简称冯)

记:您是哪一年的毕业生?后来进入了哪所大学?

冯:我是1990年入学,1993年毕业的学生。所以今年除了是通高90岁的生日,也是我们毕业20年的纪念年。后来我进入了清华大学,读环境工程系。

记:“环境工程系”在九十年代热门吗?您后来的职业道路是怎样的?

冯:这其实无所谓热门不热门,许多专业的前景都是时刻变化的。我建议高中生以后选专业时要将它与国家的需求接轨起来。就如环境工程系,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环保问题,国家投入也很大,所以这个专业的前景就很看好。现在我在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做技术转移,就是依托清华的科技力量与产品开发公司合作,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举个身边的例子,南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我们清华同方的LED半导体产业基地。

记:回顾您的高中生活,对您帮助最大的是哪位老师呢?

冯:当然是我们的班主任,那时感觉非常严肃的翟新民老师(手指校长办公室翟主任,笑),包括我高中时参加化学竞赛,也是在翟老师的指导下。老师带了我3年,记忆最深刻的是当时的作息制度很严,住校生大概56点到教室,也许比现在的你们还辛苦。但在当年,我们大概5点半到教室时,就看到翟老师已经在教室了。

记:您在通高读书期间,参加过什么学生会的活动吗?许多学生干部都难以在学业和活动之间把握平衡,您当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冯:我从高中起当了3年班长,也参与了不少事务。你们现在的高中生,课余生活比我们当时丰富很多,当然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是也要注重为将来的个人发展打下基础。现在参加学生会、文娱演出,以及像这种作为小记者采访的活动,甚至于在课余看看“闲书”、打打比赛,都能为你今后的人生铺路。

后记:冯先生待人亲和,颇具思想,他也是清华大学在南通地区的招生组负责人,每年都会回到母校,也会去看望恩师。采访结束后,翟主任向我们介绍,冯叶成先生在通高时,不仅成绩好,学得扎实,在各方面的活动过程中也不落后,体育上200米、400米跑这类项目经常得第一。那时年级里常有篮球、排球赛,班上的学生还喜爱踢足球,在运动会上,冯叶成所在的这个班常常是团体总分第一。

对清华校友的采访,让我们对未来的目标更为清晰,也更加叹服九十年通高辉煌的教育成果。校庆是回顾也是展望,我们将从前人的求知道路中汲取力量,共铸通高的灿烂明天!

                                         

                               采访、撰稿: 顾婧婧(学生会记者部) 

                               摄影:季书人(摄影社)

                                   组稿:巫灿烨        

扫一扫关注
通州高级中学
×

用户登录